學校情勢(SWOT)分析

因素

S(優勢)

W(劣勢)

O(機會點)

T(威脅點)

地理環境

1.位居藤枝山區,自然生態資源豐富。

2.校地雖小,然風光明媚,校園規劃完整。

1.地處偏遠,交通不便。

2.兒童對環境刺激略顯貧乏。

1.自然環境豐富,有藤枝森林遊樂區,適合開發為觀光事業,帶來商機。

1.地處高山,受汛期影響

2.社區環境封閉,平時活動單調。

學校規模

1.全校普通班5班。

2.小班小校管理方便。

3.精簡而完備。

1.人員編制少,行政工作負擔多。

2.校地小,教育設施受限

3校區範圍遼闊。

1.推展小班教學精神添購教學設備。

2.配合九年一貫,爭取改善教學環境。

3.鼓勵教師善用教學績效爭取家長及社區認同。

1.社區結構改變,人口及學生人數逐年減少,影響學校發展。

硬體設備

1.校園整體規劃得當,富有布農特色及教育意義。

2.校園配置允當。

1.教室不足。

2.潮濕多霧。

3.學校教學用電腦不足。

1.配合政策改善教學環境及充實設備。

2.學區資源可資利用。

1.經費爭取不易,且緩不濟急。

2.校地不足,校舍擴充不易。

教師資源

1.教師學歷均在研究所以上,校長更具有博士學位,且年輕有活力。

2.正式教師達9成五以上,可以全心投入教學

1.資訊刺激少,與外界互動不足。

1.辦理校內教師進修及鼓勵參加校外進修。

2.依據教師專長及意願安排級務及行政工作。

1.教師兼辦許多行政工作,勞心勞力。

行政人員

1.能相互配合支援,行政推動順暢。

2.校學運用企業理念,引進新觀念。

1.行政業務量繁重。

 

1.行政電腦化,縮短處理時程。

2.加強溝通協調,行政充分支援教學。

3.善用知識管理,設立sop流程,規劃設備管理,採用泰勒科學化行政。

1.教育相關業務量重。

學生成長

1.純真、質樸、活潑、開朗。

2.接觸大自然機會多。

3.師生互動良好。

1.缺乏主動學習精神。

2.資訊素養不足,易受不良資訊誘導。

1.好動、活潑、健康。

2.可塑性高。

3.良好的教學活動及師生關係,提升學習動機。

1.家庭經濟不佳,影響學生學習意願。

2.不良的社會風氣,影響求知慾望。

家長參與

1.家長多從事農、工,同質性高。

2.家長重視學校教學活動,經常參與。

1.多數家長欠缺教養子女之智能及方法。

2.部分家長不知道如何參與校務。

1.辦理親職教育,加強溝通及宣導。

2.善用媒介加強學校與家庭間聯繫及交流。

1.部分家長外面有房舍,並沒有在寶山工作,影響學生學習。

 

社區資源

1.學校與家長相處融洽,普遍獲得認同及支持。

2.社區環境資源豐富,善加利用可提升教學成效。

1.社區主動參與動力,較不積極。

2.社區居民謀生不易,經濟收入較差,無法有效提供學校經費資源。

1.積極主動關心社區事務,獲得信任信賴。

2.建立社區資源資料庫,以利物力、財力、人力之爭取協助及拓展

1.受制於大環境經濟因素,經費贊助不易掌握,影響教學活動之推動。

學校特色

1.積極推展傳統樂器-舞蹈、歌謠及傳統樂器,獲得校內外肯定。

2.重視學生體能,加強推動全校師生體適能活動。

1.設備採購不容易。

1.多參與表演及比賽,增加學生觀摩機會,以拓展視野。

2.利用親職教育溝通家長觀念,宣導多元智慧觀念。

3.用教學績效爭取專款經費。

1.位處偏遠,表演或比賽經費支出龐大,不勝負荷。

2.指導教師身兼多重角色及業務,無法專心指導及訓練時間不足。